夏夜微风,华灯点亮。贵阳云岩区民生路的烟火气南方配资平台,此刻正在升腾。
不足五百米的青石板路上,但家香酥鸭的油锅“滋啦”炸响,金黄的洋芋片在热浪中起伏翻腾,安顺烤小肠的铁网“滋滋”冒油、焦香四溢,红油鲜亮的金牌罗记肠旺面店前排起长龙……数十种地道黔味在此汇聚,行李箱轮子的滚动声、天南地北的谈笑声、锅铲的铿铿碰撞声,交织成生动沸腾的夜市交响曲。
“老板,半只套餐,不要麻不要辣!”福建小伙郭帅举着刚拍的炸鸭视频,挤在但家香酥鸭店长长的队伍中,笑着对店员喊道。“网上都说民生路香酥鸭是一绝,刚到贵阳第一站就奔这来了,就为尝这一口!”
“好嘞!马上!”店员手中的夹子飞快,“从早上开门到现在,排队的人就没断过。”店员边麻利装袋边说,“就算到了深夜11点,还有人在排队,一天流水十几万元是常事。游客们愿意大老远带回去,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。”临近午夜,抽真空打包的机器还在嗡嗡地运转着。
这股滚烫劲,在“丁家脆哨”铺前同样火热。广西游客侯静怡搀着外婆,排了二十多分钟买到两盒脆哨,眉开眼笑:“听讲这是贵阳人嗦粉吃面的灵魂!必须带回去。”
店内,四口大锅从清晨六点就轰鸣不息,三十来个伙计“三班倒”。“线上一个月能走十万单!”店主丁菊英说,“旅游旺季人潮涌来,小店成了‘流量担当’,老手艺能被天南地北这么多人喜欢,值了!”
类似但家香酥鸭、丁家脆哨的火爆场景,在民生路并非个例。“贵阳老帅哥现炸洋芋片”摊前,60岁的杨永环手起铲落,动作娴熟地筛拣着土豆片装袋。“开了19年,去年暑假突然火了!现在线上加线下一天能卖1万多元。”她指着正在直播的手机补充道,“实在忙不过来,专门开了个工厂供应线上发货。”
几步外,“蛋包洋芋”摊点前,5岁的四川小朋友何锦宏捧着刚出锅的金黄蛋包,小嘴塞得鼓鼓囊囊,吃得满嘴油光。“贵阳凉快,东西好吃!”童言稚语道出了最直接的满足。
今年假期以来,民生路路段日均客流量持续突破8万人次,其中核心区“好吃街”日均吸引近5万人次。据统计,整条民生路,九成以上的游客都在扫码消费,用实实在在的购买力,生动诠释着老街“烟火经济学”的旺盛活力。
民生路的滚烫,不仅在于吃。路边支起的精酿啤酒车前,围满了年轻的面孔。“来贵阳前做攻略,就说民生路夜市必打卡。”一位举着酒杯的广东游客对同伴说,“这氛围,这烟火气,比图片上还热闹!”精酿摊主冉孟云笑着擦杯子:“游客爱尝鲜,本地人也常来捧场,这股热乎劲儿聚在一起,才是真正的烟火气。”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韦寒
视频/图 余军
编辑 罗昌
二审 何欣
三审 胡丽华南方配资平台
华林优配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